房山区隶属于北京市,地处华北平原与太行山交界地带,介于北纬39°30′~39°55′,东经115°25′~116°15′,是首都的西南门户。区政府所在地良乡是《北京市总体规划》中首都十四个中心卫星城之一,距京城(六里桥)25公里,占地面积1989.5平方公里。 [1-2]
2016年末,房山区常住人口109.6万人,户籍人口81.3万人,其中,常住外来人口28万人。截止2016年末,房山区有28个乡镇、街道、地区办事处,459个行政村,132个社区居委会。2016年房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(GDP)593亿元,比2015年增长6.7%。 [3-5]
2016年12月,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。 [6]
2017年房山区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区。
房山区隶属北京市,位于北京西南。北邻门头沟区;东北与丰台区毗连;东隔永定河与大兴区相望;南部和西部分别与河北省涿州市和涞水县接壤。位于北纬39°30'~39°55'、东经115°25'~116°15' 之间。
地质地貌
地质
房山区地属于燕山沉降带西山拗褶区一部分,中、上元古界特别发育。西山拗褶区包括北京西山山区和平原区大部分,地质特征是自晚古生代到中生代,地壳运动一直处于下降凹陷状态。后受燕山运动影响,西部褶皱隆起成山,即北京西山。根据地质构造差异,房山区地又分属于三个地质单元:北京西山褶皱隆起区、北京向斜区和大兴隆起区。 [15]
房山区地层发育较齐全,除太古界地层没有出露,缺失上奥陶系至下石炭系和三迭系地层之外,从震旦系的浅变质岩到第四纪沉积物都有出露,总厚度19027 米。 [15]
地貌
房山地势西北高,东南低。地质构造明显控制着地貌形态。良乡一前门断裂以东,至少有一定范围为早白垩纪沉积层物源地。在坨里出露的及平原下埋伏的早白垩纪沉积层分布范围,大体上代表侏罗纪末、白垩纪初断裂升降形成的山间断陷盆地的底部平原。从坨里砾岩和钻孔中所见的白垩纪沉积,大致说明物质主要来自火山岩分布区域。房山区范围内的山地部分沉降幅度略小一些,褶皱后所产生的主要形式又转而为穹窿、盆地等。 [16]
房山区北部有小规模的花岗闪长岩体成为较典型的花岗岩丘陵地貌。其地貌类型由西北向东南依次为山地、丘陵、平原和洼地。根据其成因一形态原则房山区地可划分为8 个地貌类型,分别是低山、中山、丘陵、岗台地、冲积洪积平原、冲积平原、洼地、河漫滩。
气候条件
房山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区。境内地貌复杂,山区与平原间相对高差悬殊,气候有明显差异。
在房山区302处历史文化古迹中,有世界文化遗址1处、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6处、市级15处、区级47处。区内驰名中外的北京猿人遗址(周口店镇)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,享有“北京人之家”的美誉;西周燕都遗址(琉璃河镇),称为“北京城之源”;1300多年历史的佛教圣地云居寺,因藏有14278块石刻大藏经而享誉海内外,被誉为“北京敦煌”、“世界之最”;金陵遗址是北京历史上第一座皇家陵寝。 [26]
周吉祥塔
岳各庄乡孤山口村。建于明代。为八角七级密檐式砖塔,通高约18米,塔基由汉白玉石砌石垒,须弥座塔基束腰间砖雕花卉、人物故事等,形象逼真。塔身为八角形,每角有砖砌圆柱,塔上各层檐均采用正反叠涩做法,各层檐角梁重挂方形铜铃。 [26]
应公长老寿塔
岳各庄乡天开村。建于元代。为六角五级密檐式砖塔,通高12米,造型秀丽挺拔,须弥座上砌三层莲花,柱形塔身正面开拱门,门楣上端嵌铭文:“应公长老寿塔”,各层檐下均有仿木结构的砖制斗拱。 [26]
玉皇塔
位于南尚乐镇高庄村,建于辽,为八角七级密檐式砖塔,通高15米,塔基为须弥座,塔身正面设券门,塔身之上为仿木砖刻额枋檐椽和砖制的一斗三升斗拱,上边是七级叠涩檐,塔尖为攒尖宝刹。 [26]
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
上方山云水洞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区韩村河镇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内,距市区60公里。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因其历史悠久,早在1400多年前的东魏年间,就有僧人开山建寺,被确认为北京地区有明确记载的最早的佛教寺院,历代游人赋予“南有苏杭,北有上方”、“幽燕奥室”之美称。1993年被原林业部确定为全国二十家示范森林公园之一。 [27]
青龙湖水上游乐园
国家AA级景区,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,距北京市区约35公里,是以水体文化、娱乐休闲为主要功能,集生态环境保护、防汛、灌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水上游乐园,被誉为“北京的小海滨”。